搜索
1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综述(林老师修改)
详情

蓬勃不息的生命活力

                       ——“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综述

  林乐成 王凯

  洛桑,依山傍水的浪漫小城,至今仍保持着瑞士特有的和谐与恬静。历史上曾经藉藉无名的它,如今因国际奥林匹克总部的长驻而声名远播。如果你曾有幸与它亲密接触,定会被其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所吸引,漫步街头,鳞次栉比的中古建筑令人恍惚间宛如隔世。而洛桑最值得炫耀的身份之一,同时亦可能是最易为人忽略的,则属20世纪下半叶,它曾作为国际现代纤维艺术的中心,目睹了这一历久弥新的传统艺术的风华变迁。从1962年至1995年,30年间,15届洛桑双年展搭建了世界现代壁毯、软雕塑及纤维艺术迅速崛起的重要舞台,世界各国艺术家在该项盛会上扮演的角色令人难以忘怀。这一世界上最富纤柔细腻情感的艺术门类同最具静谧深沉人文气息的城市之间的天作之合,长年为人津津乐道。

  1996年,风雨兼程数十载的洛桑国际传统与现代壁毯艺术双年展宣布停办,至此,纤维艺术数十载的浮华烟消云散。洛桑大学人文学教授将其归因于参展作品跳脱了传统的根基,以至“比现代艺术还要现代”。纠结在公众审美与价值判断中的纤维艺术已无力把控自身的趋向,模糊的定位也似是而非地混淆着种种观念,使其无力跳脱。洛桑双年展的变故引发了剧烈的震荡,令众多纤维艺术家无法承受精神家园沦丧的巨大落差。却也同时唤醒了他们麻痹沉睡的意识,不懈的思考、实验与创作正孕育着全新的生命。而疑问只有一个:谁会承接这薪火传承的使命?

  一、“从洛桑到北京”首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2000年10月22日,一个北京寻常的秋日,却足以载入世界艺术史册。在这一天,酝酿筹划良久的“从洛桑到北京”首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正式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拉开帷幕。它标志着新时期洛桑精神的复苏,国际纤维艺术的新生命在此破土而出,散发出久违的芳菲,重温万人拥戴与瞩目的礼遇。

  作为洛桑双年展的直接承继者,此次展览从筹划伊始便受到了社会、媒体与艺术界的紧密关注与广泛支持。众多国际与国内的纤维艺术家尤其为之欢欣鼓舞,对于他们来说,这次重聚之路显然并不平坦,亦不短暂。长久以来,洛桑始终是一个心结,一个梦想,而北京则慷慨地提供了圆梦的地方。中外纤维艺术家在北京集体签署了《北京宣言》,承诺要作架桥者,通过各国艺术家之间的交流推动纤维艺术的发展。这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未来的承诺,它将给予纤维艺术发展鲜明的文化指向。

  参加首次“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艺术家分别来自15个国家,共计90余位。尽管拥有言语不通等诸多障碍,却难挡老友重逢的欢愉。在洛桑精神的聚拢下,在重筑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语言反而成为了赘余的饰物。纵横交织、缠绵错落的纤维作品无疑替代了生硬、客套的说词,营造出温馨、甜美的氛围,将离别的酸楚、聚首的欣喜娓娓诉说,触动着观者的神经,也彰显着自身的无尽魅力。

  作为洛桑双年展死后重生的第一次国际纤维艺术的集中汇报和展示,本届展览难能可贵地完美继承了洛桑双年展所具有的极强的专业性、学术性与良好的国际声誉,使得与会的众多艺术家、理论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均对本次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艺术批评家吕品田先生曾在展览的致辞中说道:“‘从洛桑到北京’是一个寄蕴深意和新意的主题。它可以附带但绝不着意于一种地理学意义,其底蕴要归结到文化学方面……‘从洛桑到北京’,不是‘洛桑’的结束,而是‘洛桑’的创造性延续。它作为国际纤维艺术专展的、由创始人和历届主办者所确立的全部美好方面,都将在‘北京’发扬光大。”这段论述充分认可并肯定了这一展览的突出成果。阐明了其意义并不仅限于令一个高质量的、系统而庞大的国际性展览重焕生机,更表现为对人类手工文化的崇尚、保护与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其文化学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展览本身所包含的艺术价值。这是一次国际性高水平的纤维艺术作品展示,同时,也是一次各国纤维艺术家热情洋溢的聚会,一次广泛的学术交流。它必将对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从洛桑到北京”第二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首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成功举办,证明了中国、北京的组织、策划与协调能力,表现了我们对这一悠久艺术足够的恭敬与诚意。它不仅使关注国际纤维艺术的视线更多地投向了北京,同时也为自身赢得了推崇与尊重。以此为契机,时隔2年,第二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于2002年11月22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隆重举行。

  由于适逢“洛桑国际艺术双年展”创办40周年,同时亦是现代纤维艺术的开拓者、“洛桑国际艺术双年展”创始者、法国壁毯艺术大师让•吕尔萨诞辰110周年,本届双年展平添了一丝祭奠、缅怀的意味。展览本身更像是对现代纤维艺术的总结梳理,同时也是对先驱者杰出成就的讴歌礼赞。平稳地迈过了“洛桑”至“北京”地理跨度,感受并适应了两个区域、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各国艺术家踊跃地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如约而至。同时众多新朋友的赴会,也使本次展览呈现出愈发蓬勃壮大的声势。

  相对首届双年展的冷静与矜持,本次参展的艺术家们抛却了犹疑不决的观望与细微谨慎的试探,畅快淋漓地投入个人、集体创作,自由开阖地表达独具风格的艺术观念,表现出截然不同以往的崭新面貌。传统意义的织造仅限于平面,设计师与匠人囿于材料和技法,同时被时代观念所挟制,难以流畅自如地创作表现。而本届双年展则足以颠覆公众的这一思维模式,五花八门的纤维作品争奇斗艳、各抒风韵。艺术家们用千奇百怪的材料,在指间编织、缠绕、纠结、缝缀,塑造出或缠绵悱恻,或叹为观止的纤维艺术品,为观者的视觉提供了一份饕餮盛宴。

  被称为国际高比林之王的前苏联功勋艺术家基维•堪达雷里教授的参展作品《山泉旁的歌声》,是本届双年展的经典之作。作品取材于格鲁吉亚高加索山民节日的场面,表现了妇女们在山泉旁聚会咏唱民歌时的欢娱情形。作者用精致、细腻、完美的高比林技艺语言表达出的线条、色彩与光影效果,是画家用笔和纸难以描绘的。其中羊毛材质的肌理变化,洒脱中透出柔韧,整个画面就像高加索民歌一样清脆嘹亮。

  瑞典纤维艺术家安妮卡•爱克达的作品《女王的婚礼》是绘画与织物结合的代表作。当人们得知这件9平方米的巨幅作品是作者在没有使用任何工具的条件下,凭着自己的双手横织竖垒而完成时,无不感到惊叹!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对人类手工文化创作的赞美与歌唱。

  而拉脱维亚纤维艺术家帕得瑞斯•萨德雷斯的作品《运动中的运动》则与自然界中的爬行动物——蛇相关。作者收集了许多自然蜕落、花纹各异的蛇皮,运用腐蚀、刮擦等方法,将其与缎带、蕾丝等用透明的塑料压叠在一起。作品以弯曲吊挂的形式来展示,游走于作品中间,观者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蛇皮的细致纹理,同时引发了一种关乎生命的哲思。综合材料的使用无疑可以使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像,更出色地表达他们的理念与情感,而其运用在近几年的纤维艺术运动中亦越发显示出特殊的地位。

  本届双年展的国内外参展作品率真而随性,真切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家对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的不同理解与思考。在不同国家、地域和民族的纤维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文化传统上所建构的当代不同的艺术形态和文化观念。作为这一展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令我们对今后的双年展充满了猜想与期待。

  三、“从洛桑到北京”第三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上海展年)

  积累了两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成功举办的经验,鉴于纤维艺术的学界地位、社会关注度与影响力的空前提高,以及其它地方高等院校协同参与的强烈愿望,作为策划组织者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审时度势,历经多次论证与商议,大胆变更了第三届双年展的展览模式,将展览地挪移至中国另外一座现代化、开放的国际都市上海,由上海美术家协会、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承办,以适应日益开敞的纤维艺术发展空间需要,实现最大的传播价值。但同时,组委会也决定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坚定地继续保留“从洛桑到北京”的展览名称,维护在学术界及社会上形成的这一来之不易的国际品牌,也使得这一系列大型展览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

  正如大家所期望的,本次展览恪守了《北京宣言》的宗旨,继承了2000、2002年两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优秀成果,同时在参展规模和作品质量上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6个国家、214位艺术家的190多件作品汇报展示了当今国际纤维艺术发展的动向与成果。我们欣喜地看到,曾经高不可攀、孤芳自赏的纤维艺术,已经日渐大众化、国际化与多元化,和谐完满地融入了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奏响了新时期的铿锵乐章。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参展的纤维作品如何刁钻古怪、神形各异,但东西方艺术家均在力图表达爱与美——这两个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以经纬成就天地图景、感触人情冷暖,为本届展览铺陈出一条流畅通顺的脉络。

  《夏夜》是荣获本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金奖的作品,作者是来自日本的纤维艺术家福本潮子。作者将她在中国新疆吐鲁番选购的麻布,经过重新处理,用日本传统技艺染成了一幅浸润着夏夜浪漫气息的纤维艺术的抗鼎之作,表达的是“海上升明月”的诗化主题,体现的是崇尚简约的创作理念。画面上的可视形象只有湛蓝的海水与澄明的月亮,却简洁而不单调,留给观者的是无限的遐思。作者用梳子、钢针和镊子等手持的工具,将麻的经纬纤维进行解析,形成疏密有致、丰富多变的海水的波纹,染色时对月亮的形的控制极富技巧,边缘明确而又含蓄,幻化为朦胧温馨的视觉形象。正如作者自己的感言:“纤维艺术就是一种完整的视觉艺术,她能让人们从感官中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韩国弘益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纤维艺术家宋繁树的作品《来自伊拉克的信》是一幅饱含政治倾向的主题创作。作者采用丙烯酸纤维为材料,以深沉的藏蓝作底色,压抑而沉郁。其上造作皴、擦、涂效果的红色块面,间接辅以溅洒的大小“血点”,对比强烈,富有视觉冲击力。整幅作品简单明了,畅快激烈地将矛头指向美国发动的非人道的伊拉克战争,直陈作者对野蛮行径的悲愤控诉与对和平世界的热切呼吁,表达了对处于水深火热生活中的战争受难者的人文关怀,反映了艺术家自身敏感深邃的洞察力和卓逸不群的职业操守。

  值得关注的还有热爱中国的挪威纤维艺术家托娃•佩德森女士,她曾在中国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九死一生的考验,深深眷恋着这片给过她太多记忆的黄土地。她总是热情地出席在中国举办的每次展览,并总会选择涉及中国的题材进行艺术创作。这次她带来的羊毛壁挂《上海的巨轮下水典礼》便是如此,她大胆采用中国民间的传统喜庆色彩和图案烘托巨轮在上海港口下水的欢乐时刻,形成一种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统一。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一位外国艺术家对中国现代化成就的自豪和骄傲,感受到只有家人才会分享的亲情、支持与关爱。

  正如20世纪的美术宗师林风眠先生所说:“我相信,凡是诚心学艺术的人,都是人间最深情,最易感,最有清晰头脑的人;艺术家没有利己的私见,只有利他的同情心,艺术家无所谓利禄心,只有为人类求和平的责任心!”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艺术家心里对爱与美的执著追求。本届双年展评委会主席袁运甫教授借用中国的一句古话“平淡中出神奇”,赞美纤维艺术是用平常的随处可得的材料借助艺术家的兰心慧质创造的人间幻景。他指出:“纤维艺术正在壮大,从西到东,从东到西,已经形成巨大的发展力量。我高兴地看到这种发展势头,会有新的更多的创造在等待我们,我相信第四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会有更辉煌的成果。”

  四、“从洛桑到北京”第四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苏州展年)

  “从洛桑到北京”第四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继2006年10月20日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拉开帷幕后,于当月27日移址苏州,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美术馆继续谱写新时期纤维艺术的华彩乐章,我们亦得以再次如期奔赴那两年一度的约会,感触生命,体验温情。

  此次展览作品评审委员会主席由著名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袁运甫先生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温练昌先生共同担当,温练昌先生主持评审。历经筛选,共有63件作品脱颖而出,分获不同奖项。其中金奖3名,分别为《虚》(代敏华、徐婉茹,中国)、《水墨·风景》(任光辉,中国)与《清晨的浮游物》(尹净熙,韩国)。另外还评出银奖3名、铜奖8名、优秀奖49名及特别奖10名。而已故前苏联功勋艺术家、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院士、第比利斯美术大学教授基维·堪达雷里则以其在国际纤维艺术界的崇高地位与杰出成就,以及为世界纤维艺术交流融合做出的卓越贡献,染指终身成就奖。

  较之以往,本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在展览规模和参展作品质量上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多变的风格亦更显异彩纷呈。琼·舒尔茨、宋繁树、渡部裕子、福本繁树、福本潮子、久保田繁雄、郑璟娟、凯特·戴若姆、路易斯·莱米克斯·比鲁伯、约信·布朗克、莫尼卡·凯米莱斯卡·莱曼等众多国际知名的纤维艺术家,均携力作以示支持,充分体现了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所拥有的良好的世界声誉与国际地位,也凸显出纤维自身所寄寓的独特魅力与强势的感召力。

  本次参展的作品形式多样、题材众多,在技法上也愈显娴熟与游刃自如。更有不少将装置、影像、音响等多媒体手段熔炼一炉,颇具实验性的作品,为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维度,也向世界证明了其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无限的拓展潜力。经过三届双年展的切磋历练,中外艺术家均对这门既古老又年轻的传统艺术拥有了更多角度、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受,充分展示了他们在艺术材料和形式纤维语言等方面的最新探索,实践着纤维艺术从传统形态走向现代形态的丰富历程。源于此,对观众而言,此次展会不仅可以使其领略纤维艺术自我维系、沿袭、承继、修护的历史轨迹,更能够感受其力图变革、扩张、破废桎梏、创立规则的内在张力与心路历程,可谓一次难得的视觉审美体验。更令人欣喜的是,此次展览所表现出的综合性与开敞性,意味着纤维艺术的研究者、创作者也已经将既定的开放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响亮口号与严苛宣言中从纸面上分离,而转变为他们自主的内在追求。这一切都预示着现代纤维艺术将赢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同,在未来仍拥有蓬勃不息的生命活力。

  五、“从洛桑到北京”第五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历经两年焦灼的企盼,“从洛桑到北京”第五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于2008年11月25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如期开幕。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纤维艺术以其一贯的包容、细腻与温婉再次向世人敞开了热情的怀抱。本届双年展汇集了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件作品,其数量之多堪称历届之最。有介于此,展览期间还特别策划了“从洛桑到北京”第五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之“艺术与生活交织”上海巡展(2008年11月28日)、“建筑空间中的艺术形态”北京主题展(2008年12月12日)、798红风汇当代纤维艺术家提名展(2009年1月15日)。无论是纤维壁毯艺术、纤维墙体雕塑,还是纤维装置艺术、观念艺术,又或者是大型纤维艺术的建筑空间定制项目,均在此得到了与大众难得的亲密接触机会,恢复了其“生活的艺术”的身份。

  由琼·舒尔茨、李信子、渡部裕子、福本繁树、福本潮子、久保田繁雄、郑璟娟、柏谢尔·玛库、南希·科兹考夫斯基、张英兰、刘巨德、杜大恺、王玉良、张夫也、吕品田等知名艺术家组成的作品评审委员会,在著名艺术教育家80岁高龄的温练昌教授主持下,评出金奖2名、银奖4名、铜奖9名、优秀奖70名。美国艺术家丽亚.库克的作品《迷魂娃娃》和中国艺术家张海东的作品《融—熔》获得金奖,日本艺术家藤本哲夫的作品《03-V》、德国艺术家古德龙.帕格特尔的作品《透明空间与蓝色体》、加拿大艺术家路易斯.莱米克斯.博鲁伯的作品《二维壁画》、中国艺术家刘君的作品《伤秋》获得银奖。这些获奖作品充分展示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材料、工艺、形式及创作主题等方面的最新探索,每一件作品都反映了艺术家们求新求变的创造精神,体现出全球文化情境中的相互交流与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纤维材料是人类最古老、最实用、最密切相关的生活资料之一。在人类文明纵横交错、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创造模式比编织技艺更具生命力,因此它始终没有脱离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主流。而伴随工业社会逐步深入地迈进,人类对纤维艺术等纯手工造作产物的生理、心理需求正演变得愈发强烈。在公众参与介入艺术领域渐深的今日,摆脱与画廊、博物馆的单纯附庸关系,重定一种传播模式与规则,是使该艺术门类保持持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尤其是生来保有亲民风范的工艺品种,更会以此赋予其生命的内涵,也构成了相对应的社会学意义。因此,本届双年展努力探索的方向,便在于如何将纤维艺术置入公众视野,真正融于他们的生活。

  自2000年开始,五届双年展共展出作品980件,参展艺术家880人,参展国家30个,平均每届展出作品196件、参展艺术家176位。2008年第五届双年展展出作品是2000年第一届双年展的3.2倍,2008年第五届双年展参展艺术家是2000年第一届双年展的3倍。今天所呈现的作品是艺术创作发展的新的“景观”,是以多种纤维为媒介的新的艺术创作成果,它们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和艺术理念。“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就是这样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意蕴深远的文化艺术交流品牌,一个获得中外艺术家广泛共识的标志,一个中外艺术家相识、相聚、交流探讨的精神家园。与此同时,其对推动我国的纤维艺术创作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了孕育当代纤维艺术佳作的摇篮。

  从2000至2008,八年来,“从洛桑到北京”以其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展览模式,为国内外众多有志于纤维艺术研究与创作的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几百名艺术家的近千幅作品,数以万计的观摩人群,使纤维这一人类曾经最亲近、朴实的传统技艺,在都市钢筋水泥的熙攘中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褪去边缘的外衣,重回大众的视线中心。同时也使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艺术新贵,呼风唤雨,叱咤艺坛。我们有理由相信,纤维编织作为人类探索自然、开创文明的原始本能活动,在现代社会仍然拥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广博的接受人群。在洛桑精神的指引下,蔚然成势的纤维艺术将不断发展壮大,各国艺术家将携植根传统、面向未来的开拓精神,以宽广的博爱胸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共同搭建一座亲和的友谊之桥,不懈地描绘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完美画卷!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